申请人浙江某公司于2015年5月7日向被申请人丹麦某公司采购一套全自动水平管排扩孔机,总价为200625美元。申请人按合同约定分两次向被申请人支付货款共计120375美元,但在设备运抵现场后,安装调试中发现设备存在多处问题,双方多次协商,直至2016年12月1日被申请人仍无法解决问题,申请人无奈只能将设备退至德国汉堡港,被申请人却一直拒绝提货和退款。
故申请人委托董锋律师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香港仲裁中心提起仲裁,三名仲裁员(两名中国执业律师、一名外籍律师同时为加州律师协会HKMC及FINRA)组成仲裁庭,仲裁庭于2017年10月24日在香港开庭审理了本案,董锋律师及实习律师俞佳晶出席了庭审,陈述了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并提交了17组证据,回答了三位仲裁员的调查询问,并进行了最后陈述。
围绕本案讼争焦点和难点。
一、关于管辖权
Arbitration: 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Should no settlement be reached, the case
may then be submitted for arbitration to the Arbitration Committee in Hong Kong
composed by 3 arbiters (sic) and be subject to the rul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said Arbitration Committee. The decision of the Arbitration Committee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Neither Party shall seek recourse to a
court or other authorities to appeal for revision of the decision. The arbitration
fees shall be borne by the losing party.
This Contract shall be mad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ilingually in original and
duplicate, one copy (original) for each Party, and shall be binding on
both Parties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herein upon being signed
in the presence of witnesses.
仲裁庭注意到,在香港,并不存在与上述仲裁条款中“香港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或者英文名称“Arbitration Committee in Hong Kong”完全对应一致的仲裁机构。
申请人在开庭时主张,由于当时起草该合同的当事人并非法律专业人士,他们的一致意见是约定争议提交CIETAC香港仲裁中心仲裁,但是没有使用准确的名称。申请人还指出,该合同文本系被申请人提供的格式版本。
最终,经过对合同细节的研判,仲裁庭接受了申请人的主张,确定了CIETAC香港仲裁中心对本案有管辖权。
二、关于涉案设备退货退款
针对仲裁庭提出的丹麦货物为何从德国汉堡港出口的疑问,提供了进口路径的证明,以及汉堡港至丹麦勒泽克罗的地图;针对仲裁庭提出的如何证明被申请人四次到申请人工厂调试的事实,提供了第二次调试的现场照片、第三次和第四次调试时被申请人派出人员的机票行程单和住宿记录。(注:其中有关酒店住宿记录,申请人随后又提供了加盖酒店公章的替换件)
2018年4月5日仲裁庭作出裁决,申请人提供的17组证据被全部采纳,裁决要求被申请人向申请人返还货款,支付退货产生的海运费、报关费、订舱费、箱单费,支付为办理本案发生的律师费和本案案件受理费、机构管理费和仲裁员费用。
董锋律师在办理此案过程中,立足于案件的基本事实,深入挖掘证据,向仲裁庭展现了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务实态度,最大限度维护了客户的利益,同时董律师建议:外向型企业,务必审慎考量仲裁条款,不论是CIETAC还是HKIAC,在其官方网站上均公布有仲裁管辖示范条款,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可以参考适用。